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阳江阳春:沙姜飘香好“丰”景产销两旺农户乐

文章来源:金羊网
发布时间:2025-01-17 23:25
阅读量:16155   

记者戴灵敏、通讯员关雯静报道:每年的冬至至次年清明,是沙姜采收、加工的高峰期。今年,阳江阳春市双滘沙姜协会会长、鼎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龙海格外忙碌:“目前,双滘本地生沙姜收购价已从去年的每公斤约7元涨至约10元,创近年来新高,姜农们抢抓时机收获,镇里的烘干场都忙不过来了。”

近日,记者在阳春市双滘镇的沙姜种植田地里看到,一垄垄沙姜长势良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村民梁远明介绍,2024年,自家种植了3亩沙姜,今年沙姜总共收成约5000公斤,除去肥料、农药等近5000元成本,纯利润约4.5万元。

在垌坪村的鼎峰烘干加工场,阵阵沙姜香味扑鼻而来。“去年降雨均匀,且农户的种植积极性高,预计产量增长30%左右。从2024年12月26日开工至今,我们已收购130万公斤生沙姜。”龙海介绍,该加工场设有两条生产线,每日从8时工作至24时,制成的干沙姜片主要销往省内以及广西等地,用于调味料制作、中药制药等,深受市场青睐。

龙海告诉记者,双滘镇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出产的沙姜具有淀粉含量高、挥发油含量高、色好味香的特点。“这样的品质使其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尽管售价比外地高,但仍供不应求。”

位于黄江村的双滘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烘干加工场同样一片繁忙。“从传统的露天晾晒到土炉烘干,再到机器烘干,沙姜的加工效率大大提高,产业在不断发展。”黄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世聪介绍,该村是双滘沙姜最大的集散地、加工地,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沙姜,还有不少本地商人在广西玉林从事香料生意,带动沙姜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链发展。

双滘镇沙姜种植历史悠久,有“中国沙姜第一镇”的美誉,但山多地少,难以形成大面积、集中式种植,目前以散户种植为主。2024年12月,省农科院与双滘沙姜协会联合出版了《双滘沙姜栽培技术指南》,为农户提供种植指导。近年来,镇政府大力支持特色农业,实施相关奖补方案,调动村民种植的积极性。

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沙姜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总产量约2.6万吨,年产值可达1.82亿元,全镇从事沙姜相关产业的人员超万人,配套建设了4个烘干加工场,具备年烘干沙姜1.8万吨的处理能力,全镇种植、加工、销售综合总产值达3.9亿元。此外,“双滘沙姜”地理标志产品培育项目也已接近尾声,将进一步打响名气。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新华金融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RSS订阅

邮箱:jokeryouxiang@163.com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新华金融网 版权所有 未经全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