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

保隆科技:智能悬架一站式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
发布时间:2025-11-25 21:55
阅读量:15084   

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汽车底盘系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智能悬架作为衔接机械执行与智能感知的关键环节,其价值日益凸显。它不仅关乎驾乘的舒适性与操控性,更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次论坛上,保隆科技智能悬架系统集成负责人张亮修系统分享了智能悬架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思考与实践。

2025年11月20日,在第五届汽车AI智能底盘大会上,保隆科技技术专家张亮修指出,智能悬架正在从传统的机械结构向电控化、智能化方向演进,成为平衡舒适性与操控性、实现底盘场景自适应的重要技术载体。

张亮修在演讲中指出,智能悬架正从单一的底盘部件,演进为能够主动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执行的核心系统。他强调,面对舒适性与操控性的传统矛盾,智能悬架通过“前馈感知+场景预测”实现了根本性突破。保隆科技凭借从空气弹簧、电控减震器到全主动系统的全链条产品布局,已为国内外主流车企提供从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正推动中国智能底盘技术在全球竞争中实现引领。

保隆科技悬架系统集成板块总经理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智能悬架的发展与核心诉求

汽车悬架系统经历了从被动悬架到半主动、全主动悬架的演进过程。被动悬架依赖机械结构衰减振动,而半主动悬架通过电控实现阻尼或刚度的调节,全主动悬架则进一步引入外部能量输入,实现力的主动控制。在这一过程中,悬架系统的响应频率从早期的1-5赫兹提升至几十赫兹,功耗也从几十瓦增至数千瓦,电动化平台为智能悬架的高功耗需求提供了基础支撑。智能底盘对悬架的核心诉求在于突破舒适性与操控性的传统矛盾。传统悬架调校往往需要在两者之间取舍,而智能悬架通过引入感知系统与场景自适应能力,实现前馈调节与预测控制。例如,结合摄像头、雷达、高精地图与云平台数据,悬架可提前识别路面状态并调整参数,从而在多种驾驶场景下保持性能最优。智能悬架与整车转向、制动系统的协同控制也成为必然趋势,只有实现底盘全域信号的深度融合,才能发挥智能悬架的最大效能。

智能悬架的关键技术解析

智能悬架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与执行器三大部分构成。传感器包括车身高度传感器、垂向加速度传感器等;控制器负责信号处理与决策输出;执行器则涵盖空气弹簧、电控减震器、供给单元、储气罐及全主动电液泵等部件。系统部件数量多达20余个,布局遍布整车,对整车电气架构与空间布置提出更高要求。在核心部件方面,空气弹簧通过调节刚度和高度,提升舒适性与通过性;供给单元分为开式与闭式两种,闭式系统可将排气回收至储气罐,提升能效;储气罐则从传统圆柱形向异形防撞梁集成式演进,兼顾安全与空间约束。电控减震器通过电磁阀实现阻尼连续可调,解决传统减震器在一致性、NVH与可靠性方面的痛点。全主动电液泵作为系统关键动力源,支持800伏高压平台,实现油液自主馈入与悬架行程精准控制。随着架构演进,悬架控制器正逐步向域控集成,实现算法上层统一、驱动下层执行的分层控制模式,提升系统响应效率与兼容性。

保隆科技的产业化进程与解决方案

保隆科技自2012年布局智能悬架领域,目前已形成覆盖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全链条的产品体系,是全球少数具备智能悬架一站式供应能力的企业之一。公司在空气悬架总成、供给单元、储气罐、控制器、传感器、电控减震器及电液泵等产品线上均实现量产突破。截至2025年上半年,空气悬架总成已配套17家车企的50个项目,供给单元覆盖11家车企的19个项目,储气罐更是进入31家车企的122个项目。电控减震器作为新兴产品,已获两家车企的三个量产定点;电液泵也于2025年7月通过合资公司实现量产,并取得三家车企的项目定点。在产能方面,保隆规划空气弹簧总成产能200万套、供给单元80万套、储气罐300万套、控制器150万套、传感器160万支、电控减震器100万支、电液泵50万套,以满足国内外主流车企的需求。公司可提供灵活供应模式,包括单部件、组合模块或全系统集成方案,并依托在中国、北美、欧洲等11个国家的研发与制造基地,推动智能悬架产品的国际化运营。

关于保隆科技

保隆科技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上海松江,2017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业务涵盖智能悬架、胎压监测、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在全球设有11个园区、14个研发中心,员工规模约9000人。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9.5亿元,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车企。通过持续投入研发与产业化,保隆科技正成为全球智能悬架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新华金融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RSS订阅

邮箱:jokeryouxiang@163.com


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果你是该内容的作者,并且不希望本站发布你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新华金融网 版权所有 未经全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